小時候,我對詩的印象是古板、無趣。那時,我讀不出詩裡的優美、深情和瘋狂,我只讀出設滿規則的絕句、律詩;我和詩人們在不同時代,為什麼要讀這些詩,「它」對我來說有什麼幫助?
這樣的想法使我在一次比賽中遇到困難。演講比賽評審希望學生述說對詩的感動和想法,上台時,我卻只會生硬的說明詩是什麼,而我發現其他人在演講時,眼裡像散發著某種熱情、光芒,我不明白那是什麼,那種對詩滿溢出來的熱愛。
自從那次失敗,我開始覺得詩對我來說很神秘,上網翻遍資料,電腦都開始發燙,可我還是不理解詩到底是什麼?打開窗戶,我發現小路旁的櫻花開始綻放,微風讓花瓣慢慢飄落,淡淡的花香撲鼻而來,似乎使我的煩惱消散。
晚上,月光灑落,使得樹木變得沉重,而寧靜代替了早上的喧譁,雖然我不懂李白陶醉於喝酒時的快樂,可我開始理解了月色朦朧的浪漫,輕輕的風像手指,在我心靈上的弦彈奏音樂,也彈奏了我那一瞬間起對詩意的熱愛,或許詩也像人一樣生活著、一樣深情。
那一刻,我懂了,詩不只是詩,而是生命的交響曲 ,「他」不古板,他充滿著情緒,不管是喜是悲都震撼著人們,我想我是因為詩而發現詩,這也是一種意外的緣分吧!有些詩人為戰亂裡的百姓發聲,詩句裡的憤怒、悲嘆,字字句句都刻進我心裡,細碎的詩詞、詩句裡也藏著當年我沒發現的熱血,可能那時別人眼裡的閃耀也是為詩所照亮吧。